剛出生到出生兩周的新生兒通常只有需求,意思是只會在肚子餓,需要換尿布的時候哭泣。
2周到滿月的新生兒會越來越多表達方式,也會有更多需求表現。
我們依據新生兒常見需求的,整理出哭泣聲音,肢體動作,跟媽咪爸爸及照顧者做分享。
1.常見基本需求:肚子餓、想睡覺/睡不著、換尿布(大便了或是尿布太濕)、心情不好、身體不適
2.表達方式:
肚子餓:經常會發出「AAA」的短音,聲音發生短暫聲音不大,不會持續太久,若沒有發現會轉為哭聲常見為小聲到大聲哭,嘴巴會左轉右轉的找,常見會伸舌頭,舔嘴唇。
想睡覺:通常會伴隨眼睛稍微變小,有部分新生兒會用手靠近眼部,腳會同時上蹬,手腳會慌亂亂揮。
換尿布:不是每個新生兒對於尿布濕有反應,大多反應大的新生兒,大多會一邊哭,一邊左右扭轉下半身,有時候會腳輪流踢。
心情不好:通常是需求沒有被滿足,哭聲大多持續,但是不會用全力爆哭。
身體不適:一般會直接哭到竭盡全力,安撫也安撫無效。
撒嬌、討抱抱:通常哭聲會一會大聲一會小聲,眼睛通常會左右搜尋。
過冷、過熱:大都新生兒會在已經睡著後,突發1-2聲,有部分是哭聲(小聲的輕輕地哭),有部分是「唉唉」叫,大都還是可以維持睡眠狀態,當發生時,可以先摸一下新生兒背部如果摸起來是濕濕黏黏的或是體溫高出手指溫度很多,就是過熱了~過冷時,則會摸起來比手指溫度低
(穿衣資訊:依照您目前穿著衣物的狀況,一樣或是多一件就好)